海拔最高边境检查站的守卫者:最冷零下40℃,总去无人区救援,“如果真的走,会争取最后一批离开”

2023-08-05 10:52:45    来源:九派新闻

西藏日喀则和阿里的分界线上,坐落着马攸桥边境检查站。它是阿里的南大门,也是全国海拔最高的边境检查站——海拔4960米,方圆100多公里都是无人区。

检查站在两道山坡的中间,一侧的山坡爬满了骆驼刺,另一侧只有晒得发白的裸露山岩,云朵厚重得像雪山顶,219国道横贯而过。

37岁的王宇是马攸桥的移民警察,个子瘦瘦的,脸上带着日晒留下的黑斑,笑起来门牙间有一条缝。因为常年在高原生活,他的眼球微凸,布满红血丝,风沙使得泪腺堵塞,眼眶里常带泪水。


(相关资料图)

王宇。图/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在马攸桥工作的13年间,他参与了200多次救援和100多次牧区义诊。得知牧民没有防护用具,他自费给牧民买了50多副墨镜和40多双棉鞋。

2019年,出于对高海拔戍边警察的关怀,王宇被调去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680米的背崩边境派出所。一年后,他写了返调申请书,重新回到这片氧气稀薄的地方。

在申请书中,他写道:“犹记得,一个个前来求助游客焦急变成感激的眼神,同志们朝夕相处、大家庭的温馨,巡逻检查的使命感和光荣感。我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坚守,在每个清晨和黄昏守望,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那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一样。”

今年7月,西藏边检总站实行高低海拔轮换,9名警察调离马攸桥。

“这地方怪得很,没来的不想来,来了的不想走。”王宇不在第一批轮换的名单里。但三年内,多数民警将要去往下一站。

现在,他必须再次适应将来与马攸桥的离别。

【1】无人区

2010年初到马攸桥时,王宇觉得“四周光秃秃的,很荒凉,刚来就想走”。

马攸桥边境检查站建于2003年,至今仍是西藏唯一一个没有通电的边境检查站,只能依靠柴油发电机和太阳能发电。到了晚上,电力要供给岗亭的执勤工作,营房宿舍里,常常是黑黢黢的,不亮灯,插板也全部停电。

那时检查站没有电动检查杆,杆子就只能拿石头压住,没有电脑,只能手写登记。营房常常漏雨,电话经常没信号。快递最快要15天,慢的要走一个月。有一回,单位有家属寄来烤鸭,抽了真空袋,快递到时,鸭子都泛了酸味。

马攸桥边境检查站。图/九派新闻记者 肖洁

这里是无人区。因为常年缺氧,副站长赵玉龙指甲发紫,指尖呈紫黑色,嘴唇堆着干裂的皮屑,风沙在脸颊刻下粗粝的纹路。即便在高原工作多年,他们的血氧值仍不到80。

王宇是单位的卫生员和种植员。因为小时候跟着家人种过蔬菜,他在单位管了10年蔬菜大棚。温室里种了黄瓜、西瓜,绿色浓郁,有时他会采摘一些,送给牧民和游客。在军营里,一个最为经典的笑话是,“当兵三年见不到绿色,回家后抱着树哭”。

附近没有理发店,单位买了理发工具,理发时只能互相帮忙。唐勇军休假回家,跟着开理发店的妻子偷学。回马攸桥后,他成了队里的“理发师”。

刘伟和王金东负责看管和维护发电机。由于只有两台50千瓦的发电机,刘伟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加油。这里风沙大,机油容易进杂质,发电机常常故障,刘伟和王金东只能错开休假。调走前,他们还得带出一个会修发电机的徒弟。

冬季漫长。10月飘雪,5月融化。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11℃,最冷零下40℃。每年有3到4个月时间,水管会结冰,需要用开水烫1个小时才能抽水。

巡逻或开车或徒步。车巡无法观察到的细节,需要登上马攸木拉达坂的高点,用望远镜观察周围是否有人绕关过卡,有没有遇险人员。达坂的雪多时有1米厚。那里是事故频发的地方。

冬季,马攸桥边境检查站的民警们巡逻。图/受访者提供

站在5211米的“马攸木拉山”标志牌旁俯瞰山底,王宇有时能看到一半黄土坡,一半冰雪层。回来时,他的眉毛和睫毛会结一层霜。在零下40℃的天气里,他的手指变得弯曲、僵硬。他的脸也起了一层硬壳,像动物蜕皮前的样子。

【2】救援

马攸桥边境检查站驻守在马攸木拉山下,守卫着阿里地区的“南大门”,是沿219国道进入阿里的第一道关卡,担负着进出阿里地区人员、车辆、物品查缉以及救灾救援等任务。

过关卡时,马攸桥的移民管理警察们会给群众发放一张警民联系卡,上面写着民警的联系方式,“在无人区如果他们需要救援的话,一下就能联系到我们。”

这里的民警平均年龄30岁,最小的是00后。2019年1月,随着部队整体转隶,他们从边防武警转改为国家移民管理警察。“只是换了衣服,职责没有变化。”

民警们身上还留着部队的习惯:头发是清一色的“板寸”,工作时间长的人,都被叫作“老兵”“老杆子”。

王宇的哥哥是一名戍边军人,5个堂兄弟也当过兵。在他儿时的印象里,军人高大神圣。2005年,王宇入伍,新训后分到阿里札达县,待了四年。第一年,暴雨冲塌了札达的一个水库堤坝,部队迅速集结,王宇一趟趟地往返运送沙袋,堵住水库的缺口。他第一次体会到军人的使命感。

2007年,王宇申请去做一名卫生员。马攸桥海拔高,高寒缺氧,即便是一个小感冒,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都会引发高原肺水肿等急性病。

这里最近的医院距离约200公里,驾车需3个小时。因为周边大部分都是牧区,牧民生病也会来找警察。有时,王宇会和同事去牧区义诊。牧民们多有相似的病症:干眼症、慢性胃炎、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等,因为放牧时没带任何防护用具,不少人称眼睛疼。

2017年6月的一个晚上,一位牧民家的孩子发高烧到39度,父亲来检查站求助。王宇急忙带药赶去,等孩子体温恢复正常,凌晨4点才返回。后来几日,他每天前往牧民家,观察病况,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为了感谢,牧民悄悄将一只羊拴在营门旁边。他发现后,又将羊送了回去。

王宇说,因为曾目睹生命的逝去,所以对生命尤为敬重。有次,一对一岁左右的双胞胎坐大巴前往阿里,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一个孩子没了心跳。当家属求助民警时,王宇发现另一名孩子仍有呼吸,但频率不正常,他赶紧用上制氧机,做了急救措施,最终挽救了生命。

为了帮助牧民,王宇自费购买了50多幅太阳眼镜和40多双棉鞋。他在马攸桥还有一家帮扶对象。那户人家住在帐篷里,铺了大地铺,有一个藏式的小柜子和一张小床。他们家的大女儿16岁,患有软骨症,只能瘫坐在角落里。王宇自费给他们的大女儿买了出行用的小推车,衣服也买了七八套。一有空时,就带去大米、奶粉和罐头。

民警为牧民送去棉鞋和墨镜,右三为王宇。图/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今年4月,王宇将疫情防控点改造成救助点,免费为路过的骑行者提供床铺、热水、氧气瓶、纸巾等。改造以来,他自费购买了五次纸巾和氧气瓶,花费七八百元。最多一次,他救助了29名老人。

在马攸桥,王宇共参与了200多次紧急救援。说到印象最深的救援,他说,是一场长达8小时的救援。

2022年2月27日晚上8点多,他们接到报警,马攸木拉达坂有大量车辆被困。“路上的雪大约有70公分厚,没过了小腿”。为了抢占时间,民警们徒手用铁锹铲雪,用钢丝牵引绳拉出被困车辆。一个半小时后,被困车辆被救出。但雪越下越大,“风吹来的都是雪”。积雪最厚时达到了90公分,困住了往来的17辆车。

凌晨1点,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几摄氏度,王宇和同事们通知交通部队后,坚持在大雪中指挥车辆,并为铲雪车开路。凌晨4点,道路恢复如常,所有车辆安全驶出了危险区域。

民警救援被困车辆。图/受访者提供

【3】归属

检查站里,一半的人都结了婚。但很少有家属会来马攸桥短住。这里路途遥远,需要长时间坐车,容易产生高原反应。

王宇和妻子是相亲认识的。她比王宇小8岁,性格内敛,是一名护士,孝顺善良。以前,王宇也相过几回亲,但对方大多都介意长期分居。王宇觉得,妻子不太一样,他分享自己在边境的照片时,妻子眼睛亮晶晶的,认为王宇“心好”,在做一份很有价值的工作。

2020年1月2日,考虑到王宇常年待在高海拔地区,身体出现很多问题,他被组织调去了林芝背崩边境派出所。接到通知的那一夜,他一夜未眠。林芝海拔仅680米,被称为“藏南谷地”,产菠萝蜜,有大片的绿色森林。但他高兴不起来,干什么都没有活力,提不起劲,也没有价值感。在背崩的日子里,马攸桥常常出现在他梦里。

因为妻子怀着孕,王宇没和妻子说起自己的烦恼。后来妻子得知,选择支持他,她说,“家里面不要担心,人在哪里,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在背崩边境派出所时,他读了《自卑与超越》。他想到,来马攸桥后,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也疗愈了自己。马攸桥让他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我理解了自己,而且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他目光坚定。

王宇背后是大片的无人区。图/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2021年4月,王宇写下了返调申请,在信中,他写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那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一样。”

王宇给女儿的小名取作“悠悠”,因为马攸木拉山的藏语是母亲的恩惠,“希望她能得到马攸木拉山的庇护。”今年,女儿已经1岁半了。第一次见面还是小婴儿,第二次回去,女儿已学会了走路。

王宇的老乡唐勇军39岁,当了21年兵。他的大儿子在读高一,理想是考军校,小儿子即将读三年级。在家时,唐勇军把时间几乎都用来陪伴孩子。

他也会和朋友聚会,但席间插不上话,反应也慢了。他察觉到,“只有和单位的人在一起才有话聊。”去年,培训结束后,王宇也在家待了两个月,但他很想回到单位,“马攸桥更像我的家乡。”

杨国强与王宇的情况有些相似。

他是马攸桥的副站长,35岁,甘肃张掖人。2017年,他从普兰机动队调入马攸桥。高海拔的生活令他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他经常生病,被称作“药罐子”,冬天咳嗽有时会咳上两个月。

2021年,杨国强在食堂突感腹部疼痛,他忍着痛,满头都是虚汗。被送去阿里地区的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肾结石。醒来时,他才发现手机里有妻子打来的四十多个未接电话。

尝试了两次外激光碎石无果,他被转移到拉萨,被下达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医生告诉他,一个大血包裹住了他的左侧肾脏,“再晚点,肾脏就要被摘除了”。

因为拉萨没有更好的手术条件,杨国强又被转院到成都,住了十来天。他至今感念上级曾对他说,“好好治疗,不管是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你的病治好。”

2022年4月,疗养结束,杨国强返回了马攸桥。支队希望杨国强调去低海拔地区,调养身体,但杨国强坚持要留下,“当时心里不知道咋想的,我就感觉马攸桥是我的家,是我工作这么多年来最有归属感的地方。”

这种归属感从何而来?杨国强认为,他们站岗执勤,能保障阿里地区的一片安宁山河。虽然海拔高,但是氛围好,很纯洁。每当他们救援一起车祸事故,或者是援助一些受困游客,心里面就会很充实。

18年来的高原生活,让王宇有了不少身体上的疾病。去年体检,他有肾结晶、干眼症、心室肥大、痛风等问题。但王宇说,他考虑过最坏的打算,也认为妻子和孩子会得到国家的照顾。“真有那一天,我会捐出我的器官,如果能对别人有用的话。”

【4】离别

一些改变仍在发生。如今,马攸桥建立了备勤用房,8月,还会建设一个光伏发电站。

7月6日,因总站实行高低海拔轮换,9名警察将要离开马攸桥。王金东、唐勇军、杨国强都在调离名单上。

在此之前,1996年出生的王金东被检查出了缺血灶。告别驻守了8年的马攸桥,他被调去山南市。他的妻子在那里工作,“这次也算夫妻团圆”。

唐勇军被调入了巴嘎乡,离马攸桥约130公里。那里海拔4600米,气候比马攸桥舒适一些。杨国强被调去扎西岗。去之前,他决定申请先回马攸桥,做一个正式的道别。

如今,王宇是在马攸桥驻扎最久的人,被叫作“王老兵”。他想起新兵分配时,曾被问到想去哪些地方。他的回答是,去艰苦的地方。他给自己设置了底线:“如果真的会走,我会争取最后一批离开,去一个差不多海拔的地方,继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近,他回忆起上一次离开马攸桥的日子。2019年1月3日,他要出发去林芝报到。战友们给王宇践行,集体敬了军礼,他的眼泪控制不住。战友们给王宇传递了祝福:把身体养好,结个婚,再想回来就申请回来。

2020年,返回马攸桥之前,他在网上学习了更多的种植技巧,思考着回来后该种些什么绿植。

开春,王宇在阳光房的角落里开辟了一个小花池,种了20株百合。他在网上买了种子,用羊粪和土搅匀作了肥料。百合寓意纯洁和庄严的爱。他三天两头浇水,看着种子萌芽,长出叶子和茎。

百合冒了花苞。还有半个月,花就开了。

阳光房里的百合。图/九派新闻记者 肖洁

九派新闻记者 万璇

编辑 任卓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