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讯:非银金融行业周报:“中特估”后的“金特估”

2023-05-21 15:52:39    来源:信达证券


(资料图片)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非银金融行业周报:“中特估”后的“金特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观点:我们在之前报告《什么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定义了“中特估”是在“提升科技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背景下对国央企的重新定位,改善盈利能力、提升效率是拔估值的关键;近期上交所主持召开的“金特估”会议,我们认为“金特估”与“中特估”一脉相承,“金特估”代表金融应重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并有望促进经济转型,从而不断改善底层资产质量。
2022年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全面注册制也顺势推出,我们认为有望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建设。同时,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也有望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保险基本面表现强劲,负债端拐点来临,估值仍低;券商作为服务于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的金融机构,我们预计有望全面受益于投行、财富管理、重资本业务的加杠杆;关注制造业贷款比例提升+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国有大行。
建议关注: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信证券、方正证券、中金公司等。
市场回顾:本周主要指数下行,上证综指报3283.54点,环比上周+0.34%;深证指数报11091.36点,环比上周+0.78%;沪深300指数报3944.54点,环比上周+0.17%;创业板指数报2278.59点,环比上周+1.16%;非银金融(申万)指数报1595.92点,环比上周-1.06%,证券Ⅱ(申万)指数报5407.74点,环比上周-1.40%,保险Ⅱ(申万)指数1131.11点,环比上周-0.07%,多元金融(申万)指数报1136.77点,环比上周-2.45%;中证综合债(净价)指数报100.53,环比上周+0.01%。本周沪深两市累计成交3381.23亿股,成交额43137.52亿元,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额8627.50亿元,环比上周-15.79%,日均换手率1.05%,环比上周-0.29bp。截至5月18日,两融余额16206.75亿元,较上周+0.44%,占A股流通市值2.27%。截至2023年4月30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规模为7.17万亿元,环比+0.61%,4月新发权益基金规模份额249亿份,环比-46.25%。个股方面,券商:光大证券环比上周+1.98%,华林证券环比上周+1.10%,中国银河环比上周+0.83%。保险:中国平安环比上周-0.54%,中国人寿环比上周+6.15%,中国太保环比上周-2.02%,新华保险环比上周-1.49%。
证券业观点:
“双柜台”模式有望落地,或将促进港股价值修复,缩小AH价差,提升港股流动性。5月19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宣布,拟于2023年6月19日市场准备就绪时在香港证券市场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公告称,双柜台模式及庄家机制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计价证券在香港的交易及结算。双柜台模式,是指同一个上市公司可以用港币和人民币两种货币计价和交易股票。以前港交所的股票只能用港币购买,但在双柜台模式下,投资者既可以选择用港币购买这只股票,同时也可以用人民币购买这只股票。相较于通过港股通购买港股股票,不需要预备港元,避免了汇兑风险,提升了港股投资便利度。截至5月19日,已主动申请新设人民币柜台的上市公司24家,包括腾讯、阿里巴巴、香港交易所、中国平安、友邦保险等。截至5月19日,券商行业中,中原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等A/H价差分别达257.6%、230.4%、207.3%。我们预计,若相关公司后续双柜台模式落地有望推动“A+H”股价差收窄。
由上交所主办,工商银行承办的“沪市金融业专题座谈会”于本周三召开,此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促进金融业估值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参会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基金和券商人士。我们认为“金特估”与“中特估”一脉相承,强调金融业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我们预计,券商服务资本市场功能有望不断加强,带动投行、财富管理规模扩张,此外,资本中介业务需求扩张带动杠杆提升亦有望推升行业ROE。
保险业观点:
上市险企发布2023年1-4月保费数据,其中前4月累计寿险保费同比增速:平安寿(YoY+6.0%)>国寿(YoY+4.0%)>人保寿(YoY+1.6%)>新华(YoY-0.5%)>太保寿(YoY-2.9%);前4月累计财险保费同比增速:太保财(YoY+16.0%)>人保财(YoY+9.5%)>平安财(YoY+5.8%)。
寿险方面,相较前三月,国寿、人保寿和平安寿延续保费较快增长态势,太保寿险4月单月保费同比有所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着力发展期交业务的短期节奏调整,虽然保费短期有所波动,但新业务价值表现有望进一步提升。财险方面,虽然财险业务因业务节奏和相关季节性因素,各月保费节奏有所不同,但整体来看,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恢复,各大上市财产险企车险与非车险保费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我们认为保险负债端经过近年来持续的清虚改革,当前保险负债端逐步度过“磨底”阶段,随着经济稳增长政策的逐步推进,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有望逐步修复,储蓄型和保障型等主要产品有望持续复苏。寿险逐步恢复,财险依旧稳健,我们前期在报告《保险投资逻辑有望逐渐从估值修复转向资负共振》(2023年2月3日发布)中提出,后续板块表现有望逐渐从“估值修复”逻辑转向“基本面改善”,我们认为当前保险行业负债端表现符合我们预期并有望持续沿着我们前期提出的逻辑演绎。
板块自年初以来估值整体回升,但是整体看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我们看好行业回暖带来的板块阶段性行情和长期配置价值。建议关注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中国财险。
流动性观点: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230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100亿元,到期120亿元,MLF投放1250亿元,到期1000亿元。价方面,本周短端资金利率上行。4月加权平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下行至1.69%。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上行7bp至1.52%,R007上行4bp至1.95%,DR007上行7bp至1.87%。SHIBOR隔夜利率上行9bp至1.41%。同业存单发行利率1个月、3个月、6个月同业存单(AAA+)到期收益率分别+3bp/+6bp/+6bp至1.98%/2.21%/2.33%。债券利率方面,本周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bp至2.05%,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2.71%,期限利差下行1bp至0.66%。
风险因素:险企改革不及预期,中国经济超预期下滑,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金融监管政策收紧,代理人脱落压力,保险销售低于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对业绩影响的不确定性等。

相关附件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