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网红”东风村,巧问电商“借东风” 全球百事通

2023-03-24 18:29:26    来源:吉林电台全媒体资讯中心

每到傍晚,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东风村农民郎宝民都会打开手机,在短视频平台上向粉丝推介自家产的大米。手机上接连弹出的订购信息,有时会让他短暂地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村党支部书记,而不是网红主播。


(资料图片)

“我每天直播三个小时,有时候早晨也抽空播一两个小时。现在网络这玩意可了不得!旺季的时候我一天卖过一千盒大米,也就是一万斤。”郎宝民坦言,如果不靠直播的话,很难达到这么惊人的销量。

郎宝民虽然年过五旬,但思想一点儿也不落伍。三年前,他看到村党支部副书记苏文杰尝试直播带货效果不错,于是也开始学着写文案、拍段子、剪视频。在两名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拜师学艺”。

花甲老人苏晓东会扭秧歌、扮济公,俨然成了东风村的“形象大使”。他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近40万名粉丝,一年卖大米、蜂蜜能赚几十万。“我和郎书记还有村里其他人都在直播的时候宣传东风村的美景,每年能吸引两三千名游客。大家来住住农家院、吃点农家菜,各家自产的农产品也被游客买走了。”

就这样,东风村先后有十几个人加入了直播带货的行列,每年销售额能达到200多万元。但在郎宝民看来,这样的发展模式还“欠点火候”:以销售大米为例,打包、付货、送货、宣传……这么多工作光靠一两个人根本干不完;如果遇到企事业单位前来采购,个人又没法开具发票。

郎宝民认为,光靠单打独斗不可能把东风村所有大米卖出去,但如果成立了合作社就有可能——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平台和载体。

从2021年起,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在东风村开始酝酿:村党支部代表村集体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资源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实现规模经营、抱团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023年3月23日,东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了,有36名村民成为了合作社成员。在一个个“网红达人”的直播见证下,郎宝民也有了一个新身份——合作社理事长。

合作社成立后,村党支部帮助大家找资源、找销路,大家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使用有机肥。合作社还把村里的“网红农民”都发动起来,帮助大家进行销售。

郎宝民说,合作社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吸纳全村80%的村民加入,村里还打算推出认养稻田项目、修建老物件博物馆……这些都写在了《东风村生态旅游农业发展规划》当中。

“基础规划是我自己想的,又请了吉林大学的教授进行完善。我们的主要发展目标有两个:一个是生态旅游,是环境的事;一个是生态农业,是品质的事。我们村拥有吉林市最大的荷花池,要利用这个优势吸引城里人;还要用生态农业的种植方法种植村里所有的农产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整村发展。”郎宝民信心满满。

在东风村,农民直播带货蔚然成风,村如其名,小村庄巧借网红经济的“东风”谋发展,搅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昌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强介绍,近年来,昌邑区多次举办电商培训班,以网络平台助力农产品营销和乡村特色游发展,吸引诸多游客前来,“赏农家景、摘农家果、吃农家菜、享农家乐”。

“近年来,东风村通过探索,在电商销售方面颇有心得。我们下一步也要把这种模式进行复制推广,包括旅游打卡宣传、品牌包装推介、销售渠道沟通等等,提升其他村的村集体收益。”于强说,相信会有更多村借鉴东风村的发展经验,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记者:商越洋

编辑:陈昕 熙贝

吉林广播电视台 | 吉林大喇叭

工匠精神|吉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制造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